黄梅戏是以安庆地区民间音乐为基调,用安庆地区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艺术,起源并发展壮大于安庆地区,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,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,被誉为“中国最美乡村音乐”。黄梅戏曾用名小戏、采篮戏、采茶戏、花鼓戏、二高腔、黄梅调和皖剧,也曾被称为“怀腔”或“府调”,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成立,始定名为“黄梅戏”。2006年国务院批准黄梅戏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同时授予安庆市黄梅戏(地方戏曲)研究院为该项目的传承保护单位。
安庆地区自古诗歌词戏曲文化底蕴深厚。潜山和怀宁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叙事诗、汉代乐府民歌代表作《孔雀东南飞》的故事发生地。史料中,安庆地区演戏和采茶演艺的历史可以分别追溯到元代和明代。余闕在元代至正十六年(1356)撰写的《城隍廟碑記》中有“吹箫伐鼓,张百戏”的记载。明嘉靖《池州府志》中的“粧神像扮雜戯”和清顺治《太湖县志》、清顺治《潜山县志》、清康熙《安庆府志》、清康熙《怀宁县志》以及清康熙《望江县志》中的“俳優假面之戱”,在现今的贵池傩戏中得以保留。傩戏中的傩腔以唱采茶调等民间小调为主。明嘉靖年间,在与安庆仅有一江之隔的青阳县域形成的青阳腔,对黄梅戏的诞生起到了哺育作用。早期黄梅戏沿用了青阳腔的“仅用锣鼓伴奏、一唱众和”的特征,并从青阳腔移植了《天仙配》《山伯好友》等传统大戏剧目。清道光《怀宁县志》《桐城县志》和《宿松县志》中都有采茶演艺的直接记载。1879年10月14日,上海《申报》报道了每年在安庆集贤关外演出的“与江省之花鼓无甚区别”的“黄梅调小戏”。潜山文人王浣溪在1900年撰写的“观戏诗”,内容与传统黄梅戏部分大戏剧目接近,证明了潜山岳西一带“采篮(茶)戏”的大戏在1900年已经定型。民国考古学家程演生在《皖优谱》中写道:“(黄梅调)他省无此戏也”,即“黄梅调”是安徽省本土的剧种。清乾隆年间迁移到陕西商南县的安庆各县移民后裔,至今还操持着安庆方言,很多商南民歌小调的腔调与黄梅戏花腔的腔调接近。2017年1月12日,《人民日报》发文《黄梅戏起源有新说》: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。
黄梅戏的声腔,取材于安庆周边乡村的茶歌、山歌、秧歌、渔歌等民歌,以及鼓书、琴书等民间说唱音乐和一些宗教音乐,并广泛汲取融汇青阳腔、高腔、徽调等音乐元素和联曲方法,形成了花腔和主调两大腔系。花腔属民歌曲牌体,保留至今的曲调仍有近两百支。主调是板腔体声腔体系,以〔平词〕为基础,包括〔八板〕〔火工〕〔二行〕〔三行〕〔彩腔〕〔仙腔〕〔阴司腔〕〔对板〕〔哭板〕等。曲调委婉优美,语言通俗风趣,情调丰富生动,赋有浓郁的地方特色。
黄梅戏的剧目,源自民歌和民间灯会歌舞,取材于民间趣闻,大约于清嘉(庆)、道(光)年间形成“两小戏”“三小戏”;后来又根据真人真事不断编创新剧、大戏,又从青阳腔、徽调等剧种移植大小剧目,逐步积累为既广收博采,又彰显地方风味和平民情趣的传统剧目库藏,世称“三十六大本,七十二小帷”。
黄梅戏自清光绪初年便开始从乡村向安徽首府安庆城区进军,但屡屡遭受上流社会诋毁和官府查禁,直到1949年安庆解放,才得以在市内立足并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。1952年,安庆黄梅戏应邀赴上海演出一举唱响;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一炮走红。随后,电影艺术片《天仙配》《女驸马》《槐荫记》《牛郎织女》相继问世,六十多年来,黄梅戏人创造了数度辉煌。这个被誉为“散发着泥土芳香”的地方戏曲,如“山野吹来的风”流播全中国,享誉海内外,已跻身中国五大剧种之列,成为安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闪亮的“城市名片”和安徽省著名文化品牌及标志性文化形象。